智慧校园

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党旗飘扬> 党建动态>

新时代先进人物——杜富国

发布时间:2020-05-02 21:49

排雷英雄战士、时代楷模、最美奋 斗者

d.jpg


感动中国杜富国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1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人物简介:2018年10月11日下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在云南省麻栗坡县某雷场进行扫雷作业,作业组长杜富国带战士艾岩在一个爆炸物密集的阵地雷场搜排时,发现一个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弹体,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且下面可能埋着一个雷窝。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报告。  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艾岩后退了几步。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弹体发生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把杜富国的防护服炸成了棉花状,也把他炸成了一个血人,杜富国因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正是由于杜富国这舍生忘死的刹那一挡,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 

“如果不是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他可能熬不过这一关。”一位医疗专家说,从伤员杜富国身上,他看到了一位新时代军人的钢铁意志。正在逐步恢复的杜富国,对未来有很多设想:做播音员、学盲文、写扫雷队每个人的故事……激励更多人。 

 

2

杜富国:伤情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颁奖辞: 

你退后 让我来

六个字铁骨铮铮

以血肉挡住危险

哪怕自己坠入深渊

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

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

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

你听 那嘹亮的军歌

是对英雄的礼赞

 

3

10月11日下午,在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扫雷时,杜富国面对一枚半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弹,对同组的战友艾岩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遮挡住了爆炸冲击波和弹片,自己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在几步远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他用惊天一挡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回答了人民群众所关注的“90 后官兵能不能上战场、能不能打胜仗”的质疑担心,立起了“让我来”的时代丰碑。杜富国为边境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的英雄壮举消息传开,在西南边陲、云贵大地、军营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 

入伍以来,杜富国始终把忠诚和信仰镌刻在灵魂深处,把使命和责任矗立在南陲边疆,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扫雷战场,不怕艰难困苦,不畏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务面前、关键时刻、危急关头,用一次次“让我来”的铁血担当,诠释了当代革命战士坚决听党指挥、勇于献身使命的铮铮誓言,彰显了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哺育下新时代青年官兵投身强军、建功时代的自信自觉,展示了新一代革命军人为祖国为人民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的时代风采。 

会议指出,宣传杜富国的英雄事迹,对引导和激励广大官兵投身强军兴军,延续传承红色优良传统,立起备战打仗指挥棒,引导广大青年锤炼高尚品行和坚强意志,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日报、文山日报等20多家中央、省、州、县媒体单位及军地宣传部门60余人参会。中央媒体将于近期对杜富国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宣传,大力宣扬他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的崇高精神。

  

中宣部授予杜富国“时代楷模”称号

来源:新华网 2019年05月22日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李清华、杨庆民)中央宣传部2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杜富国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杜富国是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入伍以来,他始终把忠诚和信仰刻在心中,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主动请缨征战雷场,苦练精练过硬本领,为人民利益和边境安宁挥洒热血,在平凡岗位干出了突出业绩。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随队参加排雷作业时,危急时刻冲锋在前,为保护战友身受重伤,失去双眼和双手。杜富国同志曾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    

杜富国的先进事迹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杜富国是红色老区培养出的优秀儿女,是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他的先进事迹,充分彰显了忠诚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民奉献的家国情怀,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直面磨难的刚毅品格,书写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部队官兵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积极投身新时代强国强军伟业,以一流业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杜富国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杜富国先进事迹的短片。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部队官兵,杜富国的亲属、战友及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扫雷英雄杜富国面对死神威胁:“你退后,让我来!”

来源:人民日报 2018年11月25日

原标题:扫雷兵走的是阴阳道,过的是鬼门关,拔的是虎口牙,用的是绣花针,英雄杜富国面对死神威胁——“你退后,让我来!”(新时代强军战歌)      

扫雷英雄杜富国面对危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手榴弹爆炸的弹片,守护了战友的平安。近日,记者走进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听战友们讲述他那惊魂动魄的故事。    

你退后,让我来!”    

这已成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作业组长、中士杜富国面对死神威胁时的一句“口头禅”。    

时隔1个多月,杜富国的这句话依然在战士艾岩耳边回响。面对记者,艾岩的眼眶红了,哽咽着说:“是他救了我的命呀!”    

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山高坡陡,灌木丛生,本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却处处游荡着死亡的幽灵。10月11日,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他立即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突然,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挡住了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艾岩得救了,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    

在医院里,战友们轮流陪护,杜富国从未喊过一声疼。一天,当战友帅超离开医院时,杜富国却提出一个请求:下次打饭时,多给我点肉和蔬菜,我要多吃点,吃好点,争取早日康复,早日穿上那套扫雷防护服。    

11月20日,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在杜富国的病房内,举行了一场庄严的仪式:扫雷大队领导宣读了南部战区陆军为扫雷英雄杜富国记一等功的通令。    

生与死的抉择,他选择了战友安全    

扫雷大队大队长陈安游介绍:杜富国1991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一个小山村,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党。3年来,阳光帅气的他1000余次蹚过雷场,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先后获得嘉奖两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一次,荣立一等功一次。    

边境雷患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2015年6月,云南扫雷部队成立,400余名官兵经过4个月的集中骨干集训和临战训练后,正式开始排雷作业。经过3年艰苦奋战,共扫除雷区57.6平方公里,人工搜排出地雷和各种爆炸物19.82万枚(发)。    

数字背后,是扫雷兵与死神较量的硕果,更是向习主席和人民交出的满意答卷。    

云南边境雷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作业区最高坡度达到80度,即使世界上最先进的扫雷设备也派不上用场,只能人工用探雷器扫、用手排。    在这样险象环生的雷场,谁多排一颗雷,就多承受一分危险。在马嘿雷场,战士唐世杰探到10多枚引信朝下、高度危险的火箭弹。杜富国就让战友退到安全地域观察,独自上前处理。整整一上午,当10多枚火箭弹被安全排除时,他穿的防护服已被汗水浸透。    

在八里河东山某雷场,班长刘贵涛探到1枚罕见而危险的抛撒雷。没等刘贵涛命令杜富国撤下时,他就抢先道:“班长,我来吧。” 

“他就是这样,不管与上级还是下级同组作业,都‘强词夺理’争着上。”杜富国负伤后,刘贵涛回忆起这些细节,抹着泪说:“他其实是不想让别人冒险,这早已成了他的习惯。”    

练就金刚钻,誓言与死亡叫板    

战友们都知道,杜富国的微信名叫“雷神”,QQ昵称叫“征服死亡地带”。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出色的扫雷骨干,竟然是半路出家。    

探雷器是扫雷兵的“手中枪”,“学会5分钟,学精要5年”。为了早日奔赴扫雷场,与死亡幽灵较量,杜富国将各种金属物埋了排、排了埋,把训练场的土地翻了个遍。他还和战友“背靠背”对抗,请别人随意埋设铁钉、硬币、弹片,通过斜放、深埋、混合、缠绕增加难度,以此训练“听声辨物”本领。经年累月,他熟练掌握了10多种地雷的排除法,将探雷器练成了“第三只手”。    

老山地区,地雷、炮弹等爆炸物种类繁多、交织混埋、辨识难度大。“扫雷兵脚一滑,甚至一块石头滚过,都可能引爆地雷。”扫雷大队政委周文春说,官兵们在这样的雷场作业,“每天走的是阴阳道,过的是鬼门关,拔的是虎口牙,使的是绣花针”。    

杜富国的老班长许猛,保存着一张杜富国手捧地雷的照片。这是在马嘿雷场,杜富国排除的一枚59式反坦克地雷,足有脸盆大小,这也是扫雷四队排除的第一枚反坦克地雷。    

排雷,得像考古挖掘一样小心翼翼。考古失误或能弥补,排雷失误尸骨无存。许猛回忆,杜富国排除这枚地雷时,只见他用毛刷、排雷铲轻轻清理浮土,当发现这个大块头顶端竟是凹陷时,顿时认定这是一颗精心布设的地雷!    

扫雷兵排雷,就是和埋雷人斗智斗勇。地雷顶端凹陷,显然是埋雷人对地雷进行了力学预压,达到引爆临界点。这样,原本200公斤以上重量才能压爆的反坦克地雷,步兵一碰就炸,威力巨大。    

现场静得能听到呼吸,杜富国小心翼翼地清除浮土,解除引信……当他捧出地雷的那一刻,战友们悬着的心才放下。    

生命置之度外,人民永在心中    

11月19日清晨,记者来到扫雷四队任务区老山西侧大坝雷场,正巧遇到54岁的麻栗坡县猛硐乡乡民盘金良。提起地雷,盘金良既恨又怕。他说,1993年和2016年,他在草果地做农活时两次触雷。没想到,这次扫雷战士却血洒雷场。“他是为了我们负的伤啊!”老人抬起长满老茧的手不停地抹眼泪。    

2015年,杜富国申请到边境扫雷,父母一直很担心。三年多来,杜富国从不和家里多讲扫雷的事。杜富国负伤后,他的父亲杜俊来到儿子作业雷场,当他听了乡亲们含泪的讲述,这位老党员愈加明白了儿子这些年经历了什么,又为何不愿退伍。    

杜富国负了重伤,猛硐乡乡长盘院华几度哽咽:猛硐的山林地适合种植茶叶、草果,但全乡2万亩茶园,有8000亩在雷区,群众不敢进去耕种,只能撂荒。部队进驻当地扫雷后,已将2/3以上的雷区土地安全地移交给村民耕种,目前已产生经济效益。“我们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希望了。”    11月18日傍晚,由南部战区陆军与麻栗坡县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的“让我来——勇扫雷障为人民”主题文艺晚会在县礼堂隆重举行。麻栗坡驻地官兵赶来了,当地群众赶来了,能容纳近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杜富国的父母、妻子应邀出席。    

每当舞台背景上出现儿子的身影,杜俊都会含着泪拿起手机拍个不停,也许他是想让曾经健全的儿子定格在心中。    

杜富国妻子王静说:“我们结婚一年多,两地分居,离多聚少,他说我是他的‘小公主’,以后我就是他的眼。”此时,舞台背景上闪现出一个镜头——在医院陪护丈夫时,她拉着杜富国的胳膊,一只手从他袖口里伸了进去,当她摸到那光秃秃的胳膊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    

扫雷兵李洋面对记者镜头,立即转过了身。他说:“别拍我呀,我都没敢告诉父母在这里扫雷呢,如果在媒体上妈妈看到我,她会哭的。”    

杜富国是扫雷兵的骄傲,也是扫雷兵的代表。这群与死神较量的90后扫雷兵,始终把遗憾、愧疚和思念压在心底,把人民的利益装在心中。

 

 

 

“扫雷英雄”杜富国:让“死亡地带”变成和平之地

来源:央视网   2018年11月27日

挺住,挺住……让开!两只手,去接一下,扶着这里……”躺在担架上的人叫杜富国,是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的一名战士。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人工搜索排雷时作为作业组组长,他让同组的战士后退自己来做进一步处理,作业过程中手榴弹突然爆炸,杜富国被炸掉双手,双眼的眼球也被摘除。    “这个手有幻觉疼,随时感觉还在……”事情发生一个多月后,经过有关方面的允许,在杜富国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央视记者见到了杜富国。    

事发当天,杜富国和战友艾岩作业的云南省麻栗坡县坝子村在老山主峰西侧,当年这里是战争双方反复争夺的阵地,因此留下大量地雷和未爆炸的炮弹等爆炸物,三十多年来这些爆炸物一直威胁着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当地百姓和家养的牲畜被炸死炸伤的事情时有发生。      

中越边境雷区山高、坡陡、林密,隐雷常常和树枝搅在一起,加上泥石流的冲刷,位置各方面都改变了。有的爆破不完全,引线腐朽,轻轻一碰都会有危险。“必须把树根周围清掉,轻轻把伪装层全部弄开,剪掉那根线,才能把它取出来。”    

在中越边境,中国先后展开过三次大规模的扫雷行动,坝子雷场是第三次大规模扫雷任务开始后云南省最后一片需人工搜排的雷场。10月11日杜富国和战友艾岩两人一组在雷区进行人工搜排发现了一枚67式加重手榴弹。杜富国立即把情况向上级做了汇报,并按要求检查周围有没有诡计装置。    

“你退后,让我来!”杜富国让艾岩后退之后,又用探针对这一爆炸物进行检查。在轻轻剥开伪装层的时候,突然发生一声巨响,杜富国只有一两秒的时间是清醒的,他下意识地倒向了艾岩那边。      

云南扫雷大队扫雷四队副队长张波当时与爆炸地点相距30多米,听到爆炸声后,张波迅速向爆炸地点冲了过来,同时向作业队员发出停止作业指令,呼叫附近待命的医生。张波回忆第一眼见到杜富国的样子:“斜躺在我们搜排的雷场那个小坡上,两个手掌没有了,满脸血肉模糊,身体轻轻有些颤抖,说话很轻。”    事后,人们在距离爆炸点六米多的地方发现了杜富国的防护服碎片,瞬间爆裂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把杜富国的防护服炸成了棉絮状。让杜富国欣慰的是,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    

杜富国受伤的当天下午,杜富国的爸爸杜俊接到了部队打来的电话,带着家人连夜从遵义赶往贵阳,再辗转至昆明、开远。“谁家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不担心肯定是假的。但作为一名军人,他有他的职责和使命。”面对儿子的伤势,杜俊心痛而平静。杜俊有四个儿子,杜富国排行老大。2017年,杜俊把小儿子也送到了部队,现驻守在高寒缺氧的西藏某边防团。      

一个多月后,杜富国才得知自己双眼失明的事实,但他比大家想象得更为平静坚强。“痛在我身上,伤在他们心里,只有我好起来了,他们才会好起来。” 杜富国反过来安慰父母注意身体。    

“当兵就应该上前线,但和平年代没有打仗,没有硝烟。而这次是习主席亲自签发的中越边境排雷行动,我觉得我参加这次行动我会很光荣,很自豪。”回忆三年前报名加入扫雷大队,杜富国难掩激动。      

“八十几个人只有七十几条腿……”杜富国和战友们无法忘记刚到边境村时触目惊心的一幕。    

就像一座埋下地下的弹药库,雷场的爆炸物各式各样,而且由于埋藏时间太过久远,很多爆炸物性质结构都渐渐发生了变化,无法按照一般经验处理。可以说,每一颗爆炸物都需要扫雷战士们用生命去排除。      

安全扫除一个雷,就护住百姓一份安全。“扫雷作业不是科幻,也不是理论,是现实,是实际的战争,只能合理的装备器材,再靠人,才能战胜它。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    

加入扫雷部队后,杜富国给自己的微信命名为雷神。据统计,三年多来,杜富国进出雷场一千多次,累计作业三百多天,搬运扫雷爆破筒15吨以上,在14个雷场累计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多枚,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      

11月16日下午,就在杜富国负伤的坝子围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官兵用手拉手徒步检验的方式把最后一块已扫雷场移交给当地百姓,死亡地带终于变成了一块和平之地。这片雷场的平安移交,也标志着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面积扫雷作战行动结束。    

11月18日,南部战区陆军党委授予杜富国一等功。而在结束了云南段第三次大面积扫雷作战行动后,杜富国的战友们将前往中越边境广西段继续扫雷。

分享到: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文林街162号
电话:0871-65326780
传真:0871-65326780

copyright ©2007-2024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网站备案号:滇ICP13004981号
技术支持:启迪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