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党旗飘扬> 党建动态>

新时代先进人物——朱有勇

发布时间:2020-05-02 22:21

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宣讲材料之一

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 

澜沧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刘元昕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刘元昕,是中国工程院派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在来澜沧挂职以前,我没有见过朱有勇院士,但经常听工程院的领导和同事满怀敬意地谈起过朱院士在澜沧的扶贫事迹,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当时我很好奇,院士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他到底是怎么把扶贫工作做得这么好的?

我第一次见到朱院士,是20181119日,朱院士和工程院的有关领导一起送我到澜沧赴任,刚下飞机,朱院士就带我去他建设的科技扶贫项目基地调研,我发现在基地劳动的少数民族群众都认识他,朱院士用拉祜话跟他们打招呼,用方言跟他们拉家常,就像一家人一样,一点都没有我想象中可能会有的距离感。这又让我很好奇,朱院士又是怎么做到让人民群众如此喜欢他爱戴他的呢?在一年多的挂职工作中,我慢慢地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015年,中央正式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中国工程院积极响应,结对帮扶西南边陲的深度贫困县、云南决战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普洱市澜沧县。

面对贫困人口21.15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1%的艰巨扶贫任务,院士扶贫谁来牵头?在中国工程院召开的专题工作会议上,时年60岁的朱有勇院士自告奋勇:我年轻,我来干!。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担当奉献的高度政治自觉。

朱院士接受任务后,第一时间奔赴澜沧。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他谢绝了县里为他和团队安排的舒适住所,一竿子插到底,坚持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我见过许多院士工作站,不是设在高校、科研院所,就是设在大型企业,却从来没有见过设在小山村里的。充分体现了朱院士,扶真贫,真扶贫的决心。

为了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朱院士来到澜沧后第一件事就是调研。在调研中他发现,蒿枝坝村的村民都是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拉祜族,年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很多群众不会说汉语,文化水平也很低,尤其冬天农闲时,太阳照到哪里,他们就晒太阳晒到哪里,整天无所事事,没人干活!朱院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是典型的素质性贫困。朱院士在调研中发现,澜沧冬天雨水少,也没有霜冻,很适合在冬闲田上种植团队研究多年成果--冬季马铃薯。调研中他还注意到,澜沧有大面积的森林,可充分利用松林与三七的相生作用,开发种植高质量的林下有机三七,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调研基础上,朱院士认真研究制定了精神+产业+技能破解素质性贫困的科技扶贫方案。他坚信只要把群众发动起来,广泛开展林下三七和冬季马铃薯等科技扶贫项目,群众脱贫致富不难。可当他把项目推广到农户家时,老百姓都不理解不积极也不支持。面对存在的困难,他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初心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扶贫要扶智,更要先扶志!朱院士亲自带领团队,走村串寨,挨家挨户,对群众进行宣传、动员。

为了打动群众,朱院士用了一个最笨的办法:在村里租了一块地,带着团队人员一起亲自种起了马铃薯。采挖马铃薯的时候,村民们全都来围观,有的老人说,活了七八十岁,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洋芋!不仅个头大、产量高,价格还好,一亩地就能赚5000多块钱,直接带动一个贫困群众脱贫。从此,群众再也不用做动员,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来找朱院士学习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

随后,朱院士又开始盘算起了澜沧广袤的松林,这里很多老百姓家里有松林,但不知道能用松林干什么,朱院士就把他潜心研究十余年、世界首创的林下有机三七技术带到澜沧,无偿传授给当地农户和企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本应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巨额收益,他分文未取。

为帮助群众真正掌握农业技能,朱院士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优势,组织院士专家,开办了免费的院士专家技能培训班,先后开设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茶叶、林木、畜禽养殖、电子商务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1500多名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把技术教给身边群众,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他们不仅是致富带头人,也是在朱院士带领下向贫困宣战的战士。

通过四年的努力,如今的澜沧,一块块闲置田变成了脱贫田,一片片生态林变成了致富林,一个个贫困村变成了新农村。在朱院士和团队以及中国工程院200余人次的院士、数百位专家的科技扶贫帮扶下,澜沧县已经探索出一条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依托科技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到今年年末,澜沧将在现有基础上,净脱贫78227人,贫困发生率将从朱院士刚来澜沧时的41.17%降至1.61%,将提前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目标。

四年来,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朱院士每年在澜沧工作110多天,2017年,昆明到澜沧的航班开通后,他已乘坐航班往返150多次。在澜沧时,他每天6点起床,晚上10点就寝,中间都在工作状态,从来没有休息过。可他,却从没有说过一次累,叫过一声苦。

为了更好的组织动员群众,朱院士换上迷彩服,主动融入拉祜族群众之中,学拉祜话,唱民族歌,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外面来的人,往往都分不清,谁是朱院士,谁是村里的农民,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农民院士

我来到澜沧一年多了,无论走到哪里,哪里都传颂着他科技扶贫的故事。作为工程院在澜沧挂职的干部,我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在澜沧和朱院士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渐渐明白了,为什么朱院士在工程院影响会那么大?为什么澜沧的老百姓会那么敬重他,爱戴他?因为,一个不忘初心,大爱忘我,永远把农民的幸福当作自己幸福,又为农民创造了真正幸福的人,农民无法不敬重他、无法不感激他、无法不爱戴他。


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宣讲材料之二 

躬耕力行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    黄惠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黄惠川,我是朱有勇院士的学生,也是云南农业大学的一名普通教师。2007年,我还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名大三的学生,学校邀请朱老师做客名家讲坛,工作人员按惯例邀请他就座,而朱老师却坚持站在讲台的前面,用浓重的家乡口音笑着说:我是一个农民教书匠,不会坐着说话。这就是时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的朱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后来我有幸成为朱老师的学生,跟随他在科研道路上一路前行,见证了他矢志创新的科研匠心和筑梦育人的师者情怀。

1977年,朱老师考入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在读研究生期间,导师问了他一个问题:回顾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依赖农药的时间没有超过100年,过去没有农药的时候,是怎么控制病虫害的?他不知怎么回答,而这个他回答不上来的问题竟成了他这几十年的主要研究方向。

上世纪80年代,全世界控制作物病虫害主要依靠农药。国内外专家们也都在研究各种新型农药,却很少有人探索除了农药以外的病虫害控制方法。朱老师主动坐到了冷板凳上,选择了一条最难走、最难出成果的路:就是找到一条不使用农药,就能帮助农民控制病虫害的路

198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朱老师在云南省石屏县的一个小山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当杂交稻和糯稻一起种在田里的时候,糯稻就没有稻瘟病。他忽然意识到,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问题,就是当年导师问题的答案。他设置了一块试验田,希望能够重现这个现象。他每天穿着运动裤和塑料鞋,整天整天的待在田里,从早到晚,边观察边记录,晚上,再仔仔细细把数据誊抄下来。他在这块田里整整种了7年,可是,却一直没有把这种现象稳定地重现出来。

带着萦绕心头10年的困惑,朱老师远赴悉尼大学留学,希望通过学习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解开其中的奥秘。在留学的过程中,他意识到生态学试验至少要扩大到100亩以上才有可能找到答案!他重新设计试验方案,从100亩开始,逐渐放大试验规模,19972500多亩,199812000亩,199950000亩,连续3年实现田间控病效果85%以上,十多年不屈不挠的钻研探索,他终于成功了。2000年,这一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引起全球关注,从此开启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创新之路。

朱老师不仅是农业科研路上的拓荒者,更是立德树人的示范者,他不仅教我们怎么学习、怎么搞科研,还教我们怎样做人。

朱老师对高校中的不良学术风气深恶痛疾,非常担心我们也受到影响,经常告诫我们:学术上、科研上要想取得成果,一定要远离功名浮躁,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积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不要仅仅为了发文章而搞科研,而要研究制约农业发展的真问题,尤其是农民所关心的问题。朱老师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后,就主动辞去了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的职务,专心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工作。

2015年,年过花甲的朱老师主动请缨前往最贫困的地区澜沧县参加脱贫攻坚工作。当时,澜沧不仅路途遥远,而且生活条件艰苦,我们原以为,和他一起来到澜沧,就是搞搞调研,帮当地群众研究出一个脱贫致富的方案,给他们做做指导就行了。可是万万没想到,一来就是四年。很多老师同学都不理解,朱老师已经是院士了,好好的不在学校上课、做实验、写文章,为什么非得跑这么远,来吃这份苦,受这份罪?朱老师却耐心的开导大家说,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的科研不仅在实验室里,也在田间地头。论文不能光写在纸上,还得写到大地上

在我的心里,他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大专家,并不需要什么事都亲自把关。可实际上,每次技能实训班开班上课的时候,他都亲临现场,仔细查看审核,他的眼睛里揉不进一粒沙子。有一次,他带着我们挨家挨户查看种薯发芽情况,当看到有的农户切薯操作不规范,有可能导致减产的时候,他扭头就对我们训斥道:你们是怎么教的?说完就半蹲半跪在地上,手把手的教农户正确的操作方法,直到农户能自己正确的切薯,才站起来放心的离开,走的时候,还不忘记,让我们重新调些种薯,补给那家农户。

2016年,团队研发的林下三七种植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购买这套核心技术,或者以技术股份的形式进行合作。可是,朱老师却决定,将这套技术无偿给予当地的农户和群众使用。当时,对他的这个决定,团队里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为此,朱老师专门开了一个会,几乎是掏心掏肺地对所有人说:党和政府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待遇,我们为什么还要挣这个钱呢?我们科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所有老百姓受益吗?从那天起,朱老师定下了一个规矩,谁都不许利用他的技术成果谋取个人利益!

朱老师常说:我们搞农业的,能够把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让科研成果在千家万户农民家里开花结果,比拿多高的奖金、发多少文章、给多少钱都高兴,农民的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朱老师非常关注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他先后捐赠了400万元设立了云南农业大学有勇奖学基金会,通过奖励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和优秀教师,来激励更多师生学农爱农、潜心研究、服务三农。

在跟老师共同决战脱贫攻坚的日子里,记不清跟随朱老师翻过多少座大山、走访过多少家农户,在一次次的走访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农业科技人员肩负的社会责任,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朱老师心心念念将自己农业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那份执着 

 

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宣讲材料之三 

我也是院士的学生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大塘子村  李娜努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李娜努,来自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大塘子村,是地地道道的拉祜族姑娘。

我的家乡很美,山清水秀,但由于长期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很多年纪大一点的,连汉语都还不会讲,读书就更困难了,拉祜族女孩读书成绩好的就更少。上大学对于我来说,那就是一个遥远的梦。说句实话,在朱院士来之前,我从来没听说过院士这个称呼,只听人说过,那是我们国家最最厉害的大科学家。我虽然成绩不好,但我从小就非常崇拜科学家,我最喜欢听老师讲科学家的故事,只是,我从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也成了科学家的学生。

那是20178月的一天,乡上突然通知要办三七种植培训班,而且是科学家亲自来教的。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坏了,不顾家人的反对,迫不及待地报了名,因为,培训班只招60个人,为了能见到真正的科学家,我一定要到这个名额!在第一期院士专家指导班的面试现场,我的出现,引起了朱院士和大家的注意,这不仅因为我是我们村前来面试的唯一一位女性,更因为当时的我已经怀孕7个月了。我的真诚感动了朱院士,通过面试我正式成了院士的学生。

第一天上课,我很紧张,怕基础差,听不懂。一上课,院士就问我们:想不想致富?开始,我们只敢小声地回答,朱院士很不满意,他要我们大声地回答,想不想致富?!看着朱院士期待的目光,我们都鼓足勇气,大声地回答:想!这声回答很响亮,也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我们穷怕了。听到我们坚定的回答,朱院士开心地笑了,他告诉我们,要致富,先得从立志开始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千万不要学有的村民,只会等、靠、要,他还让我们一定要记住争当贫困户,永远不会富。他讲话很幽默,很有道理,慢慢的,我发现之前的担忧其实都是多余的。朱院士对我们亲切随和,就像寨子里的大爹一样。

朱院士的课,简单明了,我们一听就懂。在朱院士来之前,我家林子里那些地一直闲着,不知道能做什么。听了朱院士的课,我们才知道,原来松林下面居然是块宝地,可以种三七!这让我们又惊讶又高兴。

参加培训班,免费吃住,还给我们每人发一套迷彩服。我学习的是林下三七的种植,每一个种植的环节,从除草、翻地到移栽、防虫,朱院士都是手把手地教我们。三七种植培训大多是现场教学,朱院士经常是风雨无阻,很辛苦。记得有一天,我们集中在林地里学习种植三七苗,可是天气说变就变,雨水浇得林子里的路很滑、很难走。大家都说,雨太大,院士怕来不了啦。说真的,我心想但愿他不要来了,一个老人家,这么大的雨,这么滑的路,很危险的!当我这样想着时,却只见朱院士拄着根树枝,高一脚低一脚的已经来到了三七地里,学员们一拥而上想要去搀扶他,他却说:时间宝贵,开始!开始!。朱院士抹去满脸的雨水,就开始教我们,耐心地讲解要点,讲解完了,院士又亲自带着大家一起种,看着蹲在三七地里,满身泥土的朱院士,我被深深打动了,这看上去不就是一个老农民吗?怎么会是一个大科学家呢?

看到老师教得那么认真,我们更不敢马虎了,都用心学习,认真掌握种植的每一个步骤和要点。培训结束后,朱院士把三七苗和籽分发给我们,我们就按照所学的内容,把三七苗带回家,认真完成院士布置的作业。对这一份家庭作业我很用心,第一年我家就种了2亩,作为学生,我很努力,严格按院士教的方法种植,三七长势良好,今年就给我家带来了6万多元的收入。跟着朱院士学种三七,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明年我决定再种5亩。   

朱院士来到澜沧后,发现冬天大片闲置的土地可以种洋芋。他就把冬洋芋的种植技术教给乡亲们,刚开始,乡亲们不相信,他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遗憾的是不少乡亲直到第一年试种成功,看到每亩能产3000多公斤,能卖到5000多块钱,才跟着朱院士一起种。过去,秋收后,乡亲们收了水稻和玉米就没有事情做了,女的就烤烤太阳,男的就喝喝酒,整天没事做。自从朱院士教我们种三七、种洋芋后,村里白天基本上找不到人,都在地里干活,比春天还忙。

过去,由于缺乏科学技术,寨子里祖祖辈辈都是靠传统劳动模式干活,又苦又累,收入很低,大部分群众温饱都没法解决,要想日子好一点,只能出去打工。现在看到跟着朱院士通过种三七、种洋芋也能赚钱致富,很多在外打工的乡亲都回来了。冷清了多年的村寨,又热闹起来了,现在很多的外地人,都赶来参观学习,部分先富起来的乡亲,趁机开起了农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

现在,在我心里,朱院士就是我们整个村的恩人,是习近平总书记、是党和政府派到我们拉祜山寨的福星。乡亲们都发自内心感恩他,更是将他当作了自己的亲人。对于我们拉祜族来说,杀猪饭就是我们过年的年饭,是款待客人的最高礼节。按照拉祜族的传统习俗,过去老百姓杀猪要看日子,忌讳和家庭成员相生相克的属相。而现在,却要看朱院士在不在家来定杀猪的日子,大家都盼着能和朱院士吃顿团圆饭,表达心底的感恩之情。我也想请院士到我家吃顿杀猪饭,可是这位院士是真的很难请啊!因为想感谢朱院士的老百姓实在太多。

去年春节前,经过多次邀请,朱院士终于答应到我家来吃杀猪饭了。那一天,我的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当然,最让我高兴的还是朱院士说我是个好学生,同时,朱院士还跟我说,自己种好不算好,还要带领更多的乡亲种好才是真的好。现在有空,我也经常到各地去指导乡亲们种三七,每当乡亲们问我是在什么地方学的技术时?我都会自豪地告诉他们:我是朱院士的学生。

    现在,如果您有机会到我的家乡,一定会听到乡亲们发自内心的歌唱:澜沧江边蒿枝坝,拉祜山寨美如画,专家来了院士来,科技扶贫顶呱呱。澜沧江边蒿枝坝,洋芋花啊三七花,千朵万朵科技花,拉祜山寨幸福花。

 

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宣讲材料之四 

“农民院士”的农民情怀 

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主任记者 杨华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云南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记者杨华,十年前,我就是一名对口跑教育的记者,也因此认识,并多次采访了朱院士。采访过朱院士的记者都知道,要采访到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别看朱院士在两会直播上侃侃而谈,实际上,他特别不爱面对媒体,他和我说过:“我们搞科研,最需要的是安安静静,最忌讳的是热闹喧嚣,宣传多了,对我们不是一件好事”,每次我联系他采访,他总是会问一问我原因,如果是与他个人获得的荣誉称号有关,他会说:“这算了,我没有做什么,不要报道我个人”,如果是与农业科普、农村发展的话题相关,他会说:“这个,可要说一说”。也因此,他婉拒了很多采访,虽然每次被他拒绝都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他淡泊名利、潜心科研的精神,却深深打动了我。

多年来,对朱院士的采访里,“农民”二字格外醒目、份量最重。2012年,他当选院士后不久,我为他采写了新闻报道《根植云岭大地的“农民院士”》,我查了一下,这是最早称他为"农民院士"的新闻报道。那个时候我写下“农民院士”,靠的是直觉,随着对他了解的增加,我才明白“农民院士”这四个字背后藏着他深深的农民情怀。他说:“大家叫我‘农民院士’,我心里很清楚,农民院士,农民在前、院士在后,我是农民的儿子,为农民服务是我的本分!”2011年,被评为云南省的“云岭楷模”时,他说:“作为一名农业科研人员,农民需要什么,我就去研究什么,科技扶贫是我的本职,没有什么值得夸耀。”他始终把农民放在第一位,跟他聊天,开口是农民,闭口也是农民,他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农民。

去年,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云南广播电视台开设了“四十年四十人”专栏,我对朱院士的专访进行了2个多小时,使我对他的农民情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朱院士出生于云南省个旧市卡房镇,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小时候他就非常崇拜那些来村里指导工作的农业科技员,并主动跟他们学习。1974年高中毕业后,他到个旧市苟街大队对门山生产队当知青,当时,他看到知青点的农民们辛勤劳作一年,得到的只是难以糊口的收成,心里很难过,他就用在老家学到的农业科技知识,带动当地农民一起科学种田,取得良好的收成,得到了乡亲们的称赞。那时,他就在心底埋下了一个最朴素的人生追求:“有机会一定要做一个农业科技员,努力让农民过得好一点”,那应该就是他最早与农业科研结下的情缘。万万没想到,梦想竟然成真!1977年,赶上国家恢复高考,他一举考上云南农业大学。通过四年的学习,他更加认识到农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981年大学毕业前,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坚定了为我国农业科研奋斗一生的初心和使命。1994年,怀着对专业的热爱,他又远赴澳大利亚进修,1996年,在完成相关研究工作后,他谢绝了导师的殷切挽留,回到了云南农大。对选择回国工作的原因,朱院士发自内心的说:“宾馆再好也不是家,国外条件再优越,我做得再多再好,也是在别人的土地上为别人做事。一个人的事业只有和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我想,这正是多年来,他能顶住种种诱惑,在农业科研上执着进取、不断取得突破的动力所在!

2019年10月,国庆收假当天,我前往澜沧县竹塘乡对他进行了两天的跟踪采访。今年的林下有机三七长势喜人,第一次迎来了收获,在那次举行的竞卖会上,三七价格一路飙升达到8400元一公斤,在价格还要往上走时,朱院士立即叫停了拍卖。我问他,为什么?不是可以卖更高的价钱吗?朱院士摇摇头说:“三七价格过高,老百姓就吃不起了,这违背了我们的初心,吃的人多,种的人也就多,生态三七产业才能发展起来,这项绿色的技术才能让更多的农民受益。”他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伤害到农民的利益。在他心里,关心的不是金钱名利,而始终是农业、农村、农民。

在澜沧几次的采访中,我听得最多的是大家对他的交口称赞,感受最深的是群众对他的深深依恋,让我最感动的是他的一片赤子情怀。在60岁的年龄,他既没有留在家里含饴弄孙,也没有待在驾轻就熟的大学讲台上,他主动担当来到了脱贫攻坚主战场,一干就是4年。4年时间里,他穿着一双胶鞋、一身迷彩服,走遍了澜沧的山山水水,踏遍了拉祜山寨的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种冬土豆,种林下三七,把他的满腔热血和汗水洒在了这片土地上。一次,朱院士要去林地里查看农户种植的三七,山路崎岖不平,朱院士不小心崴伤了脚,脚踝马上肿了起来,大家都叫他歇一歇,朱院士摆摆手,从路边捡起一根木棍,杵着木棍一步一步慢慢走向林地,他的身影在我心里久久定格在了这片巍峨的山林之间。

做电视的,一直想要为节目找到一个“泪点”,然而访遍了朱院士身边的人,都没有见过他流泪。直到有一天,听说,澜沧县将要脱贫,老乡们担心,澜沧脱贫后,朱院士和他的团队就要离开这里,那天晚上,月亮升起来了,忙碌了一天的拉祜群众点燃篝火,围住朱院士唱起了拉祜民歌《实在舍不得》,“我会唱的调子象山林一样多,就是没有离别的歌,我想说的话像茶叶满山坡,就是不把离别说,最怕的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舍不得,实在是舍不得”,这时,我看到朱院士眼里泛起的泪光,他的心已经与拉祜群众紧紧相连。村民们舍不得他,朱院士又何尝舍得下这些村民。这泪光无声,但,这泪光却使我更真实地触摸到了一个农民院士最伟大的农民情怀! 

 

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宣讲材料之五 

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就是我的初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朱有勇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朱有勇,是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只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的号召,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但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知道,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一个人,更属于成百上千在脱贫攻坚默默拼搏奉献的科技工作者。

作为一个农民院士,为农民做点事,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就是我的初心。我出生在云南省一个边远的小乡村,曾经在个旧市卡房公社狗街大队当知青,知青生活很艰苦,但却给我留下了一辈子的精神财富。当时的农业生产很落后,农民的生活很苦,农民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地干活,还是不够吃、不够穿。我经常想,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庄稼长得更好一些,收成更多一些,农民的日子就会更好一些,这是我最初的理想,也是我几十年来,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不断创新农业科学技术的动力所在。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响应党的号召,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这是我的使命。1981年,就在大学毕业前,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38年来,始终不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的农业科技事业努力拼搏。2015年,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澜沧县。这一年,我刚好60岁。不是没想过颐养天年,但作为一名党员,党有号召我们就必须有行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我义不容辞。

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我的本分。当我来到澜沧,看到澜沧拥有丰富的资源,但农业生产落后,农民收入很少,日子过得很苦,这让我感到了深深的内疚。在很长时间里,我们过多关注文章发表和各种奖项的得失,淡忘了山里的土地和农民,淡忘了我们学习研究的根本目的。我们是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专家,用我们的科研成果改变落后的生产技术,让山里的民族兄弟和全国人民一起富裕起来,这是我们应尽的本分。驻村扶贫这些年来,我深切的体会到,把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要比写在纸上艰难得多,但是在我们心中、在拉祜族群众心中,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飘香的分量,比一纸论文要重得多。

作为一个驻村科技扶贫的代表,我心里很清楚,科技扶贫不仅是我一个人在努力,现在取得的这些成果,是上百位院士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年来,我们驻村扶贫的边疆村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茅草房、竹笆房变成了砖瓦房,泥巴路、毛毛路变成了水泥路,人畜混居、牛屎马粪的村寨变成了人畜分离、干净整洁、绿水青山的美丽山村,这些变化不是我和我的团队能够完成的,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是省市县乡各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他们才是真正的主力军。

我们科技扶贫的坚强后盾是中国工程院,工程院号召了广大院士专家到农村去开展科技扶贫。其中,86岁的陈宗懋院士7次到普洱澜沧开展茶产业科技扶贫,罗锡文等11位院士5次到蒿枝坝村为院士专家技能培训班学员授课,邓秀新等59名院士10多次深入云南贫困地区开展柑橘、蔬菜、养殖等产业的科技扶贫。在澜沧县、在云南省,在全国脱贫攻坚第一线,有成千上万的科技人员把他们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千家万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科技扶贫的实践,再次生动地证明,科技的力量是巨大的,科技工作者在脱贫攻坚中是大有可为的。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我将继续牢记初心使命,坚守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持之以恒,继续用科技的力量,帮助澜沧的乡亲们脱贫致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同时,我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负党和人民的培养,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全力以赴,用科学技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文林街162号
电话:0871-65326780
传真:0871-65326780

copyright ©2007-2024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网站备案号:滇ICP13004981号
技术支持:启迪智慧